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于2014年在上海地区首次发现以来,已成为广玉兰、悬铃木等树木的主要蛀干性害虫之一。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等单位自2014年起开展黑色枝小蠹在上海地区的为害调查与研究,掌握了该虫的生活史、种群消长规律、调查取样、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
黑色枝小蠹成虫(左雄右雌)
为提升黑色枝小蠹的标准化防治水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于2019年提出上海市地方标准《黑色枝小蠹的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的编制计划,并于2021年12月29日获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标准编号:DB31/T 1328-2021),2022年2月1日正式实施。
黑色枝小蠹的危害
曾在浦东新区20个乡镇的30000多株广玉兰调查中发现,该虫的为害率平均达到14.34%,个别乡镇超过65%,部分受害严重的植株已经死亡。短短几年时间,该虫的为害已随处可见。野外调查发现,除了广玉兰和悬铃木这两种寄主植物以外,该虫的寄主植物还包括白玉兰、二乔玉兰、樱花、桃肉桂、扶芳藤、八角金盘、樟、马褂木、纳塔栎、枫香、咖啡等。
黑色枝小蠹的危害状和钻蛀孔洞
黑色枝小蠹的蛀道
以广玉兰为例,黑色枝小蠹侵入小枝数周后,该枝梢前段的叶片开始萎焉,最后整根枝梢枯死;每根枯死的枝梢上可检查到蛀孔1~9个,蛀孔圆形,直径0.8~0.9 mm,通常位于枝梢的背面,虫体在其中形成坑道为害。
黑色枝小蠹严重为害广玉兰
杂交玉兰的危害状
黑色枝小蠹在行道树悬铃木上的危害状
标准的主要内容
标准规定了黑色枝小蠹的监测与防治原则、虫情监测、防治措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上海地区广玉兰、悬铃木和玉兰等寄主植物上黑色枝小蠹的监测与防治。
应用案例
在浦东某林地使用该标准技术对黑色枝小蠹展开防治工作,7天后检查防治效果94.39%,有效地控制了黑色枝小蠹的发生。
药剂防治
随着本标准文件的实施,相关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应用推广,进一步防控黑色枝小蠹的发生及危害,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提升城市绿化和林业的景观。
成都同城上门提供除四害服务
四川集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是四川有害生物防制行业的知名企业。当前,我们服务覆盖四川多个城市及地区,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全职服务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为食品加工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酒店业、制药业、物业设施管理、市政和公共卫生领域、交通运输和其他行业提供专业虫害防制服务。 服务范围 专业上门灭老鼠、灭蟑螂、除四害、除菌杀毒
点击 免费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