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果树病虫害防治方式是喷洒化学农药。该方法可以在短期内控制病菌和害虫数量,但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病菌和害虫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农户为了进一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得不逐渐增加用药浓度,如此恶性循环使用农药,对于果树生长及周围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 当前果树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以往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喷洒农药在短时间内可以直接减少目标害虫和病菌的数量,而且防治成本较低,所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发现,用药量和用药浓度过大,不仅仅目标害虫会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效降低,而且会导致有益生物被杀害,进而导致果树周围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之所以会出现农药使用不当问题,主要在于果农管理果园时存在“不见病虫不用药、见了病虫乱用药”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其不了解每一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缺少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知识,防治病虫害时对于发生何种病虫、使用哪种药剂有效不甚了解。另外,部分果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喷洒农药时不慎重,认为农药药性越强越有效,不注意严格依照生产要求来控制农药用量。
2 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
2.1 引入天敌
对于果树病虫害,可以引入捕食类天敌、寄生类天敌等进行防治。其中,寄生类天敌主要为寄生蝇、寄生蜂,使用范围最广、使用次数最高的是寄生蜂,原因是寄生蜂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对于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较小,不会导致当地生态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寄生蜂引入后会在害虫体内产卵,其自身生产繁殖过程中会汲取害虫营养,让目标害虫在生长过程中发育不良,减少害虫数量,实现果树病虫害防治目标。
但是,寄生蜂引入这一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工作人员严格控制寄生蜂的使用量,避免寄生蜂出现二次寄生的不良现象。工作人员选择目标害虫的天敌种类时,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及目标害虫的各种天敌进行适配度调查,选择可以控制目标害虫且对于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天敌。
最常见的寄生蜂为卷蛾、毒蛾及赤眼蜂,不同种类果树的寄生类天敌种类不同,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果树卷叶蛾,利用平腹小蜂防治危害荔枝和龙眼等果树的荔枝蝽 。
常见的捕食类昆虫为瓢虫类、捕食螨及草蛉类。捕食类天敌往往要比目标害虫的体积更大,已知的瓢虫类捕食昆虫为澳洲瓢虫、小红瓢虫及大红瓢虫等,常见的捕食螨有草席钝绥螨、尼氏钝绥螨及江原钝绥螨,草蛉类昆虫主要为华草蛉、大草岭及丽草蛉等,大概有100多种。例如,可利用大草蛉、中华草蛉捕食蚜虫,利用中华草蛉、晋草蛉等捕食叶螨,利用瓢虫捕食介类、螨类、蚜虫和部分鳞翅目害虫的低龄幼虫。
总之,需要根据果树的受害情况以及防治目标害虫的种类,引入对应的天敌进行防治,才能提高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性。
2.2 生物农药法
生物农药是指由生物直接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直接将生物活体本身用作农药。其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抗生素类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指以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或经基因修饰的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源农药,包括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常用的微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角体病毒、木霉菌等,如将苏云金杆菌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苹果巢蛾、棉铃虫、刺蛾等果树害虫,利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利用 4%农抗 120 水剂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白粉病等 。
常见的生物化学农药有氨基寡糖素、几丁聚糖、氨酰丙酸盐酸盐、啶酰菌胺和昆虫性诱剂等。例如,25%灭幼脲悬浮剂属生物化学类农药,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可杀灭卵和幼虫,还能使成虫产生不育作用。
常见的植物源农药有烟碱、鱼藤酮、苦参碱、除虫菊和乙蒜素等。例如,鱼藤酮具有触杀、胃毒、生长发育抑制和拒食作用,可用于防治蚜虫;苦参碱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拒长、绝育、干扰、脱皮、气孔以及窒息死亡等生物活性,能抑制抗药性的产生,且靶标大,多点位追杀已产生抗性的害虫,对果树的桃蚜、刺蛾、尺蠖、金龟子、椿象和梨木虱等均有良效。
堵死
常见的抗生素类农药有阿维菌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中生霉素等。例如,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广谱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所有鳞翅目、鞘翅目、蚜虫、食心虫、潜叶蝇、木虱和螨类均有效;井冈霉素可以防治桃缩叶病、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等。
2.3 释放信息干扰素
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一个有效措施是降低目标害虫的生长繁殖速度,抑制其数量增加,进一步实现害虫控制目标。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人员研制出了信息干扰素破坏目标害虫快速繁殖的方法,如利用性激素抑制目标害虫生长繁殖 。性信息素应用于直接防治主要有交配干扰法、大量诱捕法以及与其他农药联合使用3个方面。其中,交配干扰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充满信息素的环境中,雄虫丧失对雌虫的定向能力,或者失去对雌虫散发的性信息素的反应能力,雌虫得不到交配而导致雌雄交配率降低,从而使下一代种群密度降低。该法对非迁飞性、寄主范围较狭窄且虫口密度不高的昆虫有效。大量诱捕法,是在林间大量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虫,导致雌雄比例严重失调,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从而大幅度降低子代种群密度。
需要将诱捕器放置在通风良好且果树树冠外围的中上部位 。随着果树的不断生长,会导致果树树冠外围中上部位的通风效果降低,此时需要调整诱捕器的放置部位。
常见的诱捕器类型为管式胶黏诱捕器、瓶式诱捕器。管式胶黏诱捕器往往需要使用管长 20 cm、直径8 cm 的试管,在管道内部涂满涂胶,将性诱芯悬挂在诱捕器内,保证诱捕器可以满足通风要求 。最佳的放置时间是在果树开花至成熟时期,农户需要定期清理诱捕器,保证性诱剂充分发挥作用。瓶式诱捕器则是在常见的塑料瓶盖上挖一个小孔,在瓶内挂性诱芯且在瓶身留出方便害虫进入的小孔。在瓶内需要放置足够含量的洗衣粉水。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清除管式胶黏诱捕器上遗留的目标害虫,每隔两三个月更换一次诱捕器的诱芯。针对瓶式诱捕器,需要定期观察其水位情况,保证诱捕器内液体的含量,保证水面的距离与诱芯相距1 cm左右 。
虽然释放信息干扰素可以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控制目标害虫,但是在果树种植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该方法,需要将其与其他控制方法结合使用,保证防治效果 。
2.4 生物导弹防治法
生物导弹防治法,是以卵寄生蜂为媒介传递病毒防治害虫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卵寄生蜂和病毒的双重特性,以卵寄生蜂为制导工具,以昆虫病毒为弹药,是防治害虫的一种生物武器。其改变了传统的害虫防治方法,简化了施药方式,缩短了杀虫时间,提高了防治效率,能广泛用于果树害虫防治。
生物导弹在越冬代蛹羽化高峰期前3 d左右,根据预测预报成虫发生高峰期进行防治 ,一般在5月初施放生物导弹。在果园内每隔 10~15 m,在距地面 1.5 m的树冠中部树干隐蔽处的小枝上放置1枚杀虫卡,每667 m 2放置五六枚。生物导弹挂放前后不得使用化学农药,必须在准确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选择成虫发生盛期放置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及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因为防治效果直接影响果实的成品质量。对此,果农需要选择适当的生物防治方法,控制果树病虫害,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提高自身经济收入。
成都同城上门提供除四害服务
四川集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有害生物防制服务机构,是四川有害生物防制行业的知名企业。当前,我们服务覆盖四川多个城市及地区,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全职服务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为食品加工业、食品零售业、餐饮业、酒店业、制药业、物业设施管理、市政和公共卫生领域、交通运输和其他行业提供专业虫害防制服务。 服务范围 专业上门灭老鼠、灭蟑螂、除四害、除菌杀毒
点击 免费发布信息